麻醉醫(yī)生救命“利器”:自體血液回收技術 讓車禍傷大失血患兒轉危為安
發(fā)布日期:2022-07-15 08:56
作者:黨建專欄
點擊:5603
2022年6月23日晚20:30,一位只有11歲的患兒因“車禍傷,肝脾挫裂傷”被緊急送進手術室進行剖腹探查手術。 入手術室時患兒很快出現了表情淡漠、心率增快、血壓下降、四肢濕 冷的失血性休克癥狀,麻醉科李艷主任團隊爭分奪秒為患兒完成了快速全身麻醉誘導、中心靜脈穿刺置管、動脈穿刺置管等臨床操作,為患兒贏得搶救時間。
普外科董琦主任手術發(fā)現患兒腹腔有大量積血,主要是因為脾臟挫裂傷導致的持續(xù)出血引起,麻醉科李艷主任緊急啟動血液回收機,患兒腹腔內的無菌血液大量地被回收到了一個特殊的儲血罐內,經濾過、離心、洗滌等自動化處理,回收的血液得到提純、濃縮,數分鐘后就直接在手術中回輸到患兒體內。 與此同時,在普外科董琦主任團隊的果斷處理下,患兒的腹腔內出血被及時止住了。止血與輸血同步進行,血壓和心率逐漸回歸平穩(wěn),患兒的生命被從危險的懸崖邊緣一步一步拉了回來。手術歷時3小時,患兒度過了生命危險期,手術結束安全把患兒送返重癥監(jiān)護室繼續(xù)治療。目前患兒已經病情轉好,近日已轉入普通病房。?
此次術中共回收了腹腔內的積血共1250ml,經血液回收機處理后得到自體血650ml全部回輸。檢驗結果顯示,患兒的血紅蛋白在自體血液輸注前是52g/L,自體血液回輸后血紅蛋白提升到了108g/L,血紅蛋白回到了安全范圍,成功地用自己的血救了自己,對患兒生命搶救及術后恢復起到重要作用。 海南省婦女兒童醫(yī)學中心手術麻醉部主任李艷介紹:“回收式自體輸血就是在手術中,利用負壓吸引器將手術視野丟失的無菌血液回收進入儲血罐中備用,經過過濾、離心分離、洗滌等處理,將血液中的破碎細胞、游離血紅蛋白、激活的凝血因子、抗凝劑等成分分離到廢液袋中,將完好的紅細胞保存到血袋中,以備回輸患者?!? 人體內的血液總量和自身的體重呈正相關,正常人體內的血液總量約占自身體重的7%~8%。對于一個體重為30公斤的小兒,血液總量大約在2100毫升左右,該例患兒丟失了相當于自身60%以上的血液,嚴重危及了他的生命安全。通過回收利用術中大量丟失的血液,減少了對異體血的需求,節(jié)約寶貴的血資源,減少異體輸血可能伴發(fā)的發(fā)熱,過敏等不良反應,降低了感染艾滋病、肝炎和梅毒等傳染病的機率。在患者大量丟失血液時能快速提供血液,而無需檢驗血型、交叉配血、加溫融血和輸血核對等步驟,節(jié)約時間,提高了搶救成功率。同時,采用自體輸血,有利于消除患者輸異體血的恐懼心理和抵觸心理,還可以減少患者開支,降低醫(yī)療費用。
2017年10月開展自體血液回收至今,手術麻醉部共完成328例術中自體血回輸,無一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和并發(fā)癥,為患兒生命安全保駕護航。 海南省婦女兒童醫(yī)學中心手術麻醉業(yè)務始于1993年,目前轄兩個院區(qū)共有17間常規(guī)手術間(龍昆南院區(qū) 5間,兒童院區(qū) 12間)。麻醉醫(yī)師22名,手術室護士36名,麻醉護士8名。每年完成住院手術8000多例,門診手術3000余例。涵蓋兒童心血管外科、普胸、介入、骨科、普外科、泌尿外科、神經外科、新生兒外科和婦產科、乳腺等手術麻醉和手術護理配合,開展兒童門診檢查鎮(zhèn)靜、分娩鎮(zhèn)痛、門診無痛診療、體外循環(huán)以及麻醉復蘇室等常規(guī)業(yè)務,同時成功探索開展博鰲樂城分院腫瘤靶向治療的鎮(zhèn)痛,為全國首創(chuàng)。 率先在省內開展了兒童和婦科腫瘤的達芬奇機器人手術、小兒自體血液回輸技術、超聲引導下小兒神經阻滯、超聲引導下800g早產兒動靜脈穿刺、小兒超聲引導下心臟微創(chuàng)手術麻醉、小兒神經外科術中喚醒手術麻醉、嬰幼兒氣道介入手術麻醉、小兒巨舌癥手術麻醉等。 近三年承擔海南省衛(wèi)計委科研項目兩項、省自然青年基金項目一項,省高層次人才課題項目一項,發(fā)表英文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論文多篇。 作為臨床二級學科,我們正依托上海復旦兒科醫(yī)院下快速發(fā)展提升,將我部建設成為具有區(qū)域示范性的婦兒??铺厣中g麻醉部。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圍術期器官保護分會全國委員;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血液管理分會青年委員;中國麻醉藥理協(xié)會全國青年委員;中華醫(yī)學會麻醉學會海南分會常委;中國麻醉醫(yī)師協(xié)會全國青年委員;海南省麻醉質控委員會委員.